企業官網下拉頁代碼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可以把照片的衣服去掉的神器|免费毛片观看|欧美一级乱理片免费观看

0592-5558758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分類
天恒科普丨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發表時間:2020-12-16

從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到“華龍一號”全球首推并網成功、“奮斗者”號坐底10909米……

2020年,我國科技界好消息不斷。來看看,這些硬核的“黑科技”,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


【中國天眼】正式開放


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自建成運營以來,FAST累計發現脈沖星數量超過240顆,它的反射面面積與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相當,其首席科學家李菂表示,如果把它全部裝上米飯,全世界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兩碗


FAST的靈敏度為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超高靈敏度使其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支撐。



【南昌艦】歸建入列


1月12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南昌艦入列。


南昌艦先后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總裝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對海打擊能力。


南昌艦的入列,標志著海軍驅逐艦實現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實現了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離技術、大直徑艙箭連接分離技術、大推力直接入軌偏差精確控制技術等一批新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鯤龍】海上首飛


7月26日,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鯤龍”海上首飛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后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作為我國三個大飛機項目之一,AG600的研制對于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建設需要具有里程碑意義。



【北斗三號】開通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源定位短報文通信,是中國北斗系統的創舉,而北斗三號的信息發送能力提升到一次1200個漢字,遇突發情況時足以將情節一次性說清楚,還可發送圖片等信息,就像“空間微信”。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范圍內使用北斗系統,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減災救災等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奮斗者號】坐底10909米

11月10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


2012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刷新7062米的中國深度;2017年“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關鍵設備國產化”……


如今,“奮斗者”號研制及海試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研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



【華龍一號】全球首推并網成功


11月27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發出第一度電。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成功,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建成。


這標志著中國自主掌握了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也就是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未來開發核聚變能打下了基礎。




【九章】問世


12月4日,我國科學家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以速度來看,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這些所謂的“黑科技”離不開每一個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為他們點贊!


為大國重器點贊!


來源:央視頻

責編:張寧寧

審校:張恒

品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