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早晨起床后,簡單洗漱一下就趕著上班,干脆把早餐省掉了。甚至有的人認為不吃早飯,省時間、省事兒又減肥。
1. 死亡風險增加
心血管領域著名期刊JACC雜志(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一項對6550位成年人跟蹤18.8年的研究顯示,從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明顯增加,尤其是中風死亡增加。
2. 動脈硬化
陜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趙嘉欣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與吃高能量早餐的人相比,吃低能量早餐的人動脈硬化患病率更高,習慣性不吃早餐的動脈硬化患病率最高。不吃早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3. 更容易變胖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李園園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長期空腹不吃早餐,身體誤以為處于缺乏食物的“饑荒期”,一旦再進食,身體就會不舍得浪費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易致午餐或晚餐食量增加且身體吸收能力更好,易變成脂肪儲存在體。
4. 糖尿病風險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范志紅教授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跟每天規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糖尿病風險會升高25%。
5. 更容易傷胃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閔寒提醒,不吃早餐,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嚴重的還會胃出血。
6. 影響大腦
不吃早飯會導致大腦活動能量來源不足。大腦能量來源只能靠血糖,而血糖水平的維持首先靠的是食物的攝入,不吃早餐,腦力活動的能力必然下降,導致精力不足,注意力下降。長期不吃早餐,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昏迷,危及生命。由此可見,長期不吃早飯的人會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如果再愛吃夜宵和零食,那就更加糟糕了。遺憾的是,不吃早飯的人,因為身體能量和營養素缺乏,往往會更加愛吃零食,喜歡晚上加餐。惡性循環。
吃好早餐能減少死亡風險,減少患上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那么早餐吃點啥好呢?營養早餐最好包含4大類食物,或者滿足其中3類就算是營養早餐:
谷薯類、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蔬菜、水果
1. 谷薯類:
如饅頭、包子、面包、面條、花卷、八寶粥等,有條件可選紅薯、燕麥、紅豆等雜糧薯類等。主食主要給身體提供能量,但早餐盡量少吃油條等油炸食品,含糖多、油多的點心也不適合做早餐。
2. 動物性食品和豆類:
如牛奶、酸奶、雞蛋、牛肉、雞肉、魚蝦類,以及豆腐、豆干、豆制品等任選其一。這類食物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延緩胃的排空速度,飽腹感強。盡量避免油炸或煎,如煎雞蛋、煎肉腸、炸雞等。
3. 蔬菜:
早上時間緊,往往來不及做菜,可搭配黃瓜、彩椒、生菜、西紅柿等可涼拌的蔬菜,也可水煮包菜后涼拌。早餐吃一些蔬菜,可提供充足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對于控制體重、預防便秘十分有益。
4. 水果類:
建議吃應季、本地的水果,比如春天吃草莓、櫻桃,夏天吃瓜果類,秋天吃蘋果、梨、葡萄,冬天吃柿子、山楂等。吃水果還有幾個原則,那就是盡量做到天天有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如果有人胃怕涼,不愿意早上吃水果,在兩餐之間作為一頓加餐也不錯。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