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官網下拉頁代碼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可以把照片的衣服去掉的神器|免费毛片观看|欧美一级乱理片免费观看

0592-5558758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分類
100公里!北京科研團隊創造量子直接通信距離世界新紀錄
發表時間:2022-04-18

日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團隊和陸建華教授團隊合作,設計和實現了一種相位量子態與時間戳量子態混合編碼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統,通信距離達到100公里,是當前世界最長的量子直接通信距離。



4月12日,量子直接通信科研成果集體采訪活動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舉行。


這樣的指標可以在無中繼條件下實現城市之間的點對點量子直接通信,同時可以支撐基于安全經典中繼的廣域量子網絡一些應用。這一成果為實現《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中,建設基于安全中繼的城際量子示范網絡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4月6日,該成果在線發表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光學學術期刊上。

2000年,龍桂魯教授和博士生劉曉曙提出了量子直接通信的第一個協議。量子直接通信將噪聲信道下的可靠通信發展為噪聲和竊聽信道下的可靠和安全通信。2016年,山西大學和清華大學聯合團隊完成了量子直接通信的第一個實驗演示。2017年,中國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相關團隊分別完成了基于糾纏的量子直接通信演示實驗。2019年,龍桂魯教授團隊和陸建華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研制了國際上第一個量子直接通信系統,實現了1.5km光纖距離下50bps的安全通信速率。2020年,他們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世界首款實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實現了10公里光纖中4kbps的傳輸速率;同年他們將通信距離進一步提升到了18km。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聯合團隊實現了15用戶的點到點量子直接通信網絡。


▲量子直接通信系統示意圖

在以前系統中,抽樣檢測和信息傳輸全部采用相位量子態。新系統采用了相位量子態和時間戳量子態的混合編碼,時間戳量子態用于抽樣檢測,大大降低了噪聲影響。而通信依然采用具有自補償性能的相位量子態。因而新系統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極低的本征誤碼率(沒有竊聽時的誤碼率),結合具有更強糾錯能力的極低碼率LDBCH編碼,有效提高了安全通信容量、距離和速率。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向記者介紹科研成果相關情況。

新系統在50MHz激光脈沖頻率下將最大可容忍損耗從5.1dB提升到18.4dB,在商用低損耗單模光纖中的最遠通信距離達到了100公里,突破了之前18公里的最長距離。新系統的通信速率也得到了提高,在30公里的光纖距離,通信速率達到22.4 kbps。新系統在激光脈沖頻率上還有大的提升空間,相應的通信距離、速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滿足部分場景的應用需求。本項研究成果表明,使用現有的成熟技術手段,城市間的點對點量子直接通信可行。另一方面,利用最近清華大學、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南京郵電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以及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等單位學者共同提出的安全經典中繼量子網絡技術,可以建設安全中繼量子網絡,支撐多種應用。

  知多一點>>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24日,由北京市政府與中科院、清華、北大等高校院所共同組建。

量子院堅持“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國際引領”的建設理念,瞄準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的目標,面向世界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技前沿,采取與國際接軌的治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整合北京現有量子物態科學、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材料與器件、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骨干力量,大力引進全球頂級人才,形成以國際一流科學家為核心的結構穩定、學科全面的研究梯隊,同時組建一支由世界級水平工程師組成的技術保障團隊,建設頂級實驗支撐平臺,力爭在理論、材料、器件、通信與計算及精密測量等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世界級成果,并推動量子技術走向實用化、規模化、產業化,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目前,量子院現有專兼職人員336名,其中已入職全職科研人員216名,包括首席科學家2名、研究員及副研究員25名。外籍與海歸人員占比約23%。科研人員平均年齡34歲,博士占比約87%,已組建超導量子計算等20支科研團隊。

文章內容轉載自“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微信公眾號

品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