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民間通常會進行“迎春”、“卷春”、“咬春”等活動。
立春吃春,立春的養(yǎng)生食材主要有蘿卜、春餅、春筍、等鮮蔬。
立春
吃蘿卜 食春餅
立春之日吃蘿卜、食春餅稱為“咬春”,意思是防病祛災(zāi),迎接春天的到來。春餅也叫春卷,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還因春卷里通常都包含大量春天新鮮的蔬菜,直接放入嘴里用力一咬,滿嘴盡是春天的味道,營養(yǎng)價值高,心里頓時也一片陽光了
吃春筍
一口春筍,咬住春光。水靈靈、脆生生的春筍,有著“春鮮第一味”的美譽,每一口都帶著濃濃的春意。春筍富含水分、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被譽為“春季菜王”。春筍有助消化、防便秘的功能,最適合春季食用。由于春筍高蛋白高纖維、低糖低脂肪,適合脾氣虛弱,食欲不振的人食用。春筍所含有的大量鉀元素,還可以促進身體排出多余的鈉,有助預(yù)防高血壓。
鬧元宵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每年的十五日前后必定為望月(滿月),作為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個滿月,寄托著人們無數(shù)美好的期待,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吃元宵,賞月,猜燈謎、鬧花燈等來慶祝佳節(jié)。
01 吃元宵
吃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寓意都一樣,天上月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圓滾滾的元宵(湯圓),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和諧美滿。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黏高粱面、黃米面和包谷面。餡料的內(nèi)容更是甜咸葷素,應(yīng)有盡有。甜的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02 鬧花燈
鬧花燈,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街頭巷尾都要掛上彩燈,傳說佛祖在正月十五這天,顯出神通,人們張燈供佛祖,點亮彩燈,祛除黑暗,點亮心燈,驅(qū)除煩惱。
03 猜燈謎
猜燈謎,人們把寫好的謎題貼在彩燈上,供人猜謎。既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了節(jié)日氣氛,由于響應(yīng)的人眾多,也成為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之一。
立春鬧元宵,迎春共團圓,萬物含新意,提醒大家食療進補,通過起居、情緒、飲食等綜合調(diào)養(yǎng),將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chǔ),最后天恒量子祝愿大家節(jié)日快樂,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