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醫學——又被稱為波動醫學,其實它的本質是電磁場,就是通過測定分析出物體所釋放的震動頻率大小來進行診斷與治療的醫學。
微循環:是人體中的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叫做微循環。微循環是物質、能量和信息傳遞的場所,是氧氣、營養、垃圾代謝的唯一場所。
是不是有一種越說越糊涂的感覺?
那么我們再仔細研究下面兩個屬于物理范疇的概念:
宏觀范疇:或者可以稱為看得見的世界,一般是指空間線度在10-6厘米以上的物體或粒子世界,人體細胞能用顯微鏡看清,屬宏觀范疇。
微觀范疇:是指10-6厘米以下的物體或超微粒子世界,例如中子、質子、電子、光子等,即屬“微觀”范疇。
在看得見的世界,一切物體或粒子的運動都遵循宏觀物體運動的牛頓力學規律。在看不見的世界里,反應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是20世紀20年代總結出來的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決定原子核周圍電子及各種超微離子運動和性質的自然法則。
什么是量子?所謂的量子就是微生物體中電子運動所產生的磁能和超微粒子所產生的能量。量子是能量改變的最小計量單位。
其實將能量劃分為量子現象,是微觀世界一切粒子變化的普遍規律。也就是說,微觀世界中一切超微粒子都屬于量子。
在進入21世紀初,分子生物學已有突破,但在全世界占統治地位的西醫,基本上仍然是細胞醫學,醫學仍停留在宏觀水平上。至今西醫對多少疾病束手無策,成為不治之癥,大量慢性病無法根治,醫學落后于人類生存的需要。”生命“之謎至今未能揭示,許多超自然生命現象無法解釋。所以醫學必須突破,突破的唯一途經,必定是跟100年前的物理學一樣,突破宏觀進入微觀。
著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曾經指出:”只有量子力學能解釋生命過程中化學鍵的特殊作用。"化學鍵的改變,究其源必然是量子力學范疇量子層次的結構改變。
這就是量子醫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有點似懂非懂?
其實不懂沒關系,很多高大上的東西都不是很好懂。作為吃瓜群眾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全部明白(那是科學家研究的領域),我們只知道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就行了。
中國第一軍醫大學、中國微循環學會副會長趙克森指出:微循環障礙會引發人體414種疾病和33種惡性腫瘤,他是萬病之源。只要人體微循環好了,95%的病都可以不治而愈。
人體生病是身體能量波動失衡的結果,能量波動就是電子(生物電)的傳播過程,改變能量波動就是改變電子傳遞,改變人體失衡是使身體恢復健康,是目前世界醫學上最安全的治療方式。
近年來,量子醫學理論及其治療、保健不斷公諸于世界媒體。
俄羅斯的量子醫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走在世界前列。據俄羅斯醫學學會理事長、俄量子醫學研究所所長格拉博夫西涅爾博士介紹,量子醫學是以電磁輻射與人、動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為基礎的一個全新、有效、快速發展的學科。它涵蓋了人體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并提供環保、無副作用的保健、治療效果。
量子醫學必定是未來不可阻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