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常吃蔥蒜好,可吃多少能有作用呢?最新研究來了,每天1兩就夠。近日,《每日郵報》報道了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的研究,研究表明:每天吃1兩蔥蒜類蔬菜,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可顯著降低,最高可降低79%。該研究發(fā)表于《亞太臨床腫瘤學雜志》。
每天一兩蔥蒜,可降低腸癌風險
數據顯示,中國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發(fā)病譜的第三位,僅次于肺癌和胃癌;而且,不同于肺癌、胃癌,結直腸癌是近些年發(fā)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癥,在過去10年間新發(fā)病數和死亡數均翻了一番。
有沒有辦法通過飲食,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呢?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的研究團隊招募了1600多名參與者,并對其中833例結直腸癌患者與833名健康對照者按年齡、性別和居住地進行配對。通過面對面的訪談,使用有效的食物頻率問卷收集了人口統(tǒng)計和飲食信息。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后發(fā)現:一個人食用蒜類蔬菜(包括大蔥、韭菜、韭黃、大蒜等)的水平與他們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的關系。其中食用蒜類蔬菜量最高的組,比食用量最低的組,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79%。
研究表明,食用蔥蒜類蔬菜越多,預防結直腸癌的效果越好。從數量上看,一年至少吃32斤的蒜類蔬菜(包括大蔥、韭菜、韭黃、大蒜等),就可以有作用,這相當于每天吃1兩左右。
此外,烹飪方法會影響蔥蒜類蔬菜的防癌效果。例如,烹煮洋蔥會減少其中有用的活性物質,而搗碎新鮮大蒜會則釋放出其有益物質。
預防結直腸癌,還需注意五個方面
該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改變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但并不能說只吃蔥、蒜,就不患結直腸癌。想要降低癌癥的患病風險,需要在多方面注意。
1、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如果經常便秘,可以進食潤腸通便的食物,因為便秘患者長時間沒有排便,腸道積累太多毒素和廢物。這些毒素廢物被腸道重吸收,就容易損傷腸道功能。
2、飲食調整
隨著中國人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已經增加了大腸癌的發(fā)生,吃的食物太細、太精致,容易產生便秘,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毒素就更容易被腸道吸收,從而引起大腸癌。
因此,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是可以預防大腸癌的。
3、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大量的研究證實,吸煙、喝酒、肥胖、缺乏運動和便秘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現代人的運動減少,腸道的蠕動變慢,會增加大腸癌的發(fā)生。規(guī)律運動可以降低24%的大腸癌風險。每天從事3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腸道息肉轉變成大腸癌。
4、注意身體的求救信號
盡管大腸癌的發(fā)生比較隱匿,不容易發(fā)現,但也會露出蛛絲馬跡,只要我們重視人體發(fā)出的求救信號,就可能早期發(fā)現大腸癌,及時治療就可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當人體出現消瘦、腹痛、腹脹、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呈膿血便或血便時,就應該警惕是否得了大腸癌,應該到醫(yī)院就診。
當人體出現腹部包塊和腸梗阻的表現時,則是晚期腫瘤的表現了。
5、做好健康體檢
30歲以后的人提倡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查,檢查手段有簡單而便宜的大便隱血實驗和直腸指診,必要的時候,可以做消化道腫瘤標志物檢查和纖維結腸鏡檢查。
(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